来源:本站 2025-10-21
立足国家“十四五”电磁空间安全发展战略,紧扣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》等法规,针对当前电磁窃密手段“微型化、低功率化、隐蔽化”发展态势,山东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单位-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构建覆盖“采集-监测-预警-分析-处置”全链路的电磁空间安全监测预警体系,为党政、防务、军工等涉密领域提供全域全时、精准高效的电磁空间安全保障,切实守护国家核心信息安全。
一、概述
中孚信息电磁空间安全监测预警方案以“保障电磁空间安全、防范窃泄密风险、强化早期预警能力”为核心目标,聚焦重大活动会议保障与重要场所常态化监测两大核心场景,整合“硬件+软件+服务”一体化能力,形成“多维监测-实时预警-全时运营”的防护格局。在重大活动会议场景中,可提前完成会场电磁环境基线刻画,通过预警模型识别潜在违规无线设备,实现“会前预警排查、会中实时阻断”;在重要场所常态化场景中,实现7×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与预警,精准捕捉伪基站、钓鱼WiFi、设备电磁泄漏等风险信号,完成电磁环境“事前预警预判、事中处置阻断、事后溯源复盘”全流程管理。
本方案覆盖会议场馆、办公要害部位、重大活动现场等涉密场景,具备全频段采集、智能化预警、精准化分析、快速化联动等核心能力,可无缝融入现有保密体系,满足涉密领域高安全、高可靠、高适配的应用需求。
二、核心痛点
(一)窃密手段隐蔽化加剧监测预警难度
当前窃密设备已深度伪装为日常用品,从隐藏于插座、打火机的低功率窃听器,到嵌入会议笔、充电器的针孔摄像头,此类设备信号强度低至-120dBm且具备定时发射特性,传统人工巡不仅检漏报率高,更无法实现长时监测与预警;激光窃听、“金唇”式隐蔽装置等技术进一步降低窃密痕迹,对监测预警设备的灵敏度、响应速度提出更高要求,现有单点监测模式难以应对。
(二)窃密趋势多维化提升防护复杂度
窃密载体从有线协议网向无线电磁波延伸,从计算机、终端等设备载体转向空间环境;数据窃取从静态存储数据向动态音视频环境数据转变,伪基站、钓鱼WiFi、设备电磁泄漏等风险交织,传统“碎片化防护”难以覆盖全维度威胁,亟需系统化体系破解“防护盲区”问题。
(三)传统防护碎片化制约处置效能
现有单兵检测设备数据独立存储、缺乏协同预警分析能力,人工汇总数据耗时长,溯源效率低下;异常信号处置需经“人工排查-分析-联动”多环节,响应周期长,易导致风险扩散;且多数检测设备与屏蔽设备缺乏联动机制,难以快速遏制违规信号,整体防护效能无法满足涉密领域实战需求。
三、解决思路

解决思路
以“重要场所电磁空间环境”为防护核心,通过“基础覆盖—流程闭环—能力升级”三层逻辑,构建全维度、智能化的监测预警体系,系统性破解核心痛点。
方案核心组件包括ZFEM06/ZFEM10/ZFEM24系列电磁信号保密监测器、ZFEM-Syclinc时钟同步设备及电磁监测处置系统,所有硬件均具备权威合规资质与高环境适应性:具有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、CNAS认可的产品环境试验检测报告、MA认可的产品电磁兼容检测报告及专业第三方出具的EMC检测报告,完全符合辐射骚扰、静电放电抗扰度相关国家标准要求;系统兼容性适配涉密领域需求,支持CentOS、国产化麒麟操作系统,可无缝融入涉密单位现有国产化IT架构。
(一)基础覆盖
围绕“空间全覆盖、时间全时段、频域全频段”三大维度,消除监测盲区。空间上,分布式部署电磁信号保密监测器,确保涉密区域关键点位信号采集无遗漏;时间上,依托高可靠性硬件实现7×24小时不间断运行,覆盖日常办公、重大会议等全场景;频域上,监测设备覆盖9KHz至24GHz全频段,对低功率、隐蔽化信号无差别捕获,适配复杂电磁环境。
(二)流程闭环
围绕“统一存储、统一分析、统一告警、统一处置、统一展示”形成闭环,解决碎片化问题。统一存储为信号溯源提供完整数据底座,统一分析通过智能算法精准区分合规与违规信号,统一告警确保风险信息实时传递,统一处置联动屏蔽设备快速干预,统一展示通过可视化界面呈现全域态势,实现数据“采集-监测-预警-分析-处置”全链路贯通。
(三)能力升级
通过“无人值守长时监测”与“电磁空间态势感知”实现能力跃升。无人值守依托自动化流程减少人工干预,释放人力资源,监测设备环境适应能力突出,运行温湿度范围覆盖-30℃~+50℃,存储温湿度范围达-40℃~+70℃,入口保护等级为IP65,能稳定应对户外临时涉密场所、高湿度机房等复杂环境,确保监测不中断;态势感知整合全维度数据形成动态画像,支撑风险预警与决策优化,推动防护从“被动响应”向“主动感知”转变,满足涉密领域长效安全保障需求。
【结语】
电磁空间安全是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组成,直接关系涉密领域信息安全与关键利益。面对当前“微型化、低功率化、隐蔽化”的窃密挑战,系统性解决监测难、防护散、处置慢等痛点,同时通过场景化部署适配重大会议与常态化监测需求,在实战中展现出强劲的安全保障能力与资源优化价值,为党政、防务、军工等涉密领域筑牢全域全时电磁空间安全屏障。